完善机制保供应 加大储备强保障
区商务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物资储备体制机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健全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完善储备举措、压实储备责任、强化储备监管,确保了生活必需品供应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不断档、不脱销,提升了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提高站位,健全完善储备体系。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生活必需品储备的重要意义,结合近段时间以来疫情防控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经验,在“储什么、储多少”上下功夫,采取政府和社会相结合储备模式,在原有政府储备肉基础上,向商务部申请增加西藏中央储备肉1800吨,其中:猪肉1000吨,清真牛肉500吨、清真羊肉300吨;向自治区政府请示增加1500吨自治区肉类储备、设立应对新冠疫情自治区蔬菜储备3000吨(含土豆、大白菜、莲花白、白萝卜、胡萝卜、洋葱、南瓜、冬瓜等 8 种常用耐储蔬菜),均获批准并有效落实,全区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储备肉达到6800吨,政府储备肉和蔬菜均能满足全区10天以上需求。同时印发《建立和加大本级政府生活必需品储备的通知》《关于增加肉类商业库存的通知》,指导各地市加强本级政府储备,明确了增加肉类商业库存具体指标,建立起了中央和自治区以及地市三级政府储备为主、商业储备为辅的储备体系,实现了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协同发展格局。
二、创新机制,强化政府储备监管。始终把加强政府储备监管作为保障民生、调节市场、平抑物价的“稳定器”“压舱石”,在“谁来储、怎么储”上做文章,联合财政厅印发《西藏自治区储备副食品管理办法》,对储备品种及数量、职责分工、资质管理、入储管理、在库管理、轮换管理、动用管理、质量管理、财政补贴、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11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按照常态化、商业化运作模式,结合各地实际和申报情况,对承储企业进行资质审核认定,确定了10家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企业,明确了生活必需品监测样本企业56家,不断完善信息数据监测,实现了对承储企业、储备收储、运行投放的全过程监管,近年来累计向市场投放政府储备肉5000吨,平抑了物价、改善了民生、凝聚了人心。同时,为应对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应对新冠疫情蔬菜应急储备承储管理办法》,采取政府委托、市场化运作方式,依托骨干企业开展自治区蔬菜储备工作,切实加强储备监管,确保储得足、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为应对新冠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提供了坚强物质保障。
三、压实责任,提升应对风险能力。始终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平战结合,在“打基础、强保障”上见实效,与青海等8省区建立了联保联供工作机制,强化与商务部及联保联供省区沟通对接,确保西藏遇紧急突发情况,第一时间投放中央储备肉,协调周边省区积极调运生活必需品进藏保供。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预案、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处置预案和保供手册,建立保供企业50家,开展4次应急实战演练,有效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新冠疫情,第一时间启动工作预案,建立每日一调度、一清点、一测算、一日报工作机制,每日汇总监测清单,动态掌握生活必需品调入、库存、销售情况,指导督导相关地市和保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加大货源采购储备,指导蔬菜基地加快蔬菜采摘、上市,切实增加库存。截至8月24日,全区米面、蔬菜商业库存分别从疫情前的13000吨、950吨增加到了17190吨、2520吨,确保了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有效满足了各族群众需求,切实提升了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